專業整理師Kenzie Harkey指出,造成這種情況的並非我們懶惰,而是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。忙碌一天回到家,洗好的衣服往往只是隨手塞進抽屜,哪還有心思去仔細分類、歸位?長此以往,衣物堆成小山,想穿哪件得翻半天,反而增加了生活壓力。
其實,抽屜收納的核心不在於「看起來美觀」,而是「拿取效率」。Harkey強調:「關鍵是建立一個你自己能夠維持的系統,不求完美,而是實用且容易上手。」只要系統建立起來,整理將不再是額外的負擔,而是自然的一環。
舉例來說,T恤是多數人抽屜裡的大宗。美國洛杉磯的年輕媽媽Lily,每天早上都得在10分鐘內打點自己和孩子出門。她過去將T恤一件件平疊堆放在抽屜中,結果總是穿來穿去都是那幾件,上下翻找非常耗時。後來她開始使用所謂的「文件式摺法」:將袖子往中間折,形成長方形,再根據抽屜高度對折兩到三次,垂直擺放,就像文件櫃裡的檔案夾。這樣一來,每件衣服都清晰可見,早上只需幾秒就能選好穿搭,生活也因此變得輕鬆許多。
至於襪子,許多人會隨手一團團丟進抽屜,結果找襪子時像在摸福袋。Harkey建議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「分類收納」:將運動襪、正裝襪、居家襪分開擺放,並利用抽屜隔板劃分空間。住在舊金山的廣告策劃師Ben原本對這樣的「細節控」做法不以為然,但自從一次出差途中找不到成雙襪子,最後不得不臨時買新襪後,他便開始嘗試使用分隔工具,從此收拾行李也輕鬆多了。
內衣的收納則相對棘手,但也不是無解。與一般衣物不同,內衣材質與造型各異,不一定適合統一折疊。Harkey建議,只要依照款式分門別類就足夠,比如:日常款、無痕款、蕾絲款等等。使用小型抽屜收納格就能很好地維持秩序。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攝影師Emily就是個好例子,身為自由職業者的她,衣著風格多變,但空間有限。她將內衣劃分為幾個分類後,每天換裝時間縮短不少,也不再因找不到合適內衣而錯過約會或拍攝。
最令人頭痛的可能還是運動服。由於布料輕薄彈性大,常常無法像T恤那樣整齊摺疊。Harkey建議,這類衣物不適合使用文件式摺法,不如改用「卷起法」:將上衣或褲子捲成圓筒狀,依據用途分類排放,比如瑜珈服、慢跑褲、訓練背心等。熱愛健身的波士頓女孩Rachel便將抽屜分為「晨練」、「瑜珈」、「居家運動」幾個區塊,甚至在抽屜邊緣貼上小標籤,方便又一目瞭然。
當然,再完美的分類也需要空間來配合,如果抽屜總是塞到關不起來,那就是該「斷捨離」的時候了。Harkey建議,每一季至少做一次抽屜清理,篩選出已不常穿、尺寸不合或風格不再適合的衣物。這些衣服可以轉送朋友、或捐給當地慈善機構,給別人一份實用,也為自己騰出空間。
如果你現在沒有時間進行全面的抽屜改革,那至少可以從購買幾個「抽屜隔板」開始。這種小物品雖然看似不起眼,卻能大幅提升抽屜整潔度。你甚至可以在抽屜邊緣貼上小標籤,例如「打底褲」、「短袖」、「睡衣」等,幫助家人一起維持秩序。
整理不是一次性工程,更不是為了炫耀「我很整潔」,而是讓生活更簡單流暢的一種方式。很多人誤以為收納一定要「極簡生活」或「扔掉一半衣服」,其實只要從每天的習慣出發,例如:洗完衣服花個三分鐘歸位;為襪子分個區;為T恤立著排隊,一點一滴的變化,就能累積出真正的秩序與自在。
抽屜門雖小,藏著的卻是生活的節奏與心情。真正的整潔,不在表面,而在那份打開時的安心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